在我带【新手上路速成班】学员上课的时候,我都会先留心观察一下学员的细节小动作。几乎九成以上的学员,放手刹的过程都会杂乱无序的。
手刹貌似一个很小的动作,但因为实际操作不当,很可能酿成一系列的事故,甚至危及生命。
在速成班给学员实操上课时,首先讲的就是如何正确启车。我几乎给每一个上课的学员讲到手刹车的重要性。
下面通过列举实际发生的小案例,让大家有个深刻的体会。
第一个讲的是忘记放手刹的情况。
有一个学员在上第二节课时,给我讲了个开车趣事。有一天,她坐同事车去市府广场办事。从浑南开到青年大街,开出很远的距离,她听到同事自言自语,说今天车开起来这么别扭呢?好像总有一种开不动,使不上劲儿的感觉。
又开了一段还是不行,中途等信号,甚至下车检查一下轮胎是否有气。就这样,两人边开边研究,百思不得其解。
最后还是我学员灵机一动,突然想起我给她上第一节课时强调的启车动作。
学员问她同事,你看看手刹车有没有放下?结果她同事一看仪表盘,有个醒目的感叹号。再低头,果然手刹没有放到底。
学员给我讲这个笑话的时候,还有些后怕,她说,如果那天没有想起教练你的话,就这样开车一直到市府广场,这车是不是就快要进修理厂了?
这个是忘记放手刹的案例,生活中也经常有新手,给脚油,发现车头向上一昂,姿态很牛掰,就是原地没动,这就是忘放手刹的缘故。
下面接着举例,今年网上有条新闻,台湾37岁导演,在过收费站时,因开车门弯腰捡卡,导致意外身亡。分析一下这个案例,大体因为他开车门探身捡卡时,脚下踩的刹车,但是身体重心发生变化后,误将油门当刹车,导致身体被夹在机器和车门之间,英年早逝。
试想,如果提前拉起手刹,摘到P档,再开车门,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还有一个例子,多年前晨报登载。在棋盘山大门口停车场。因坡度很大,有辆私家车停后,驾驶员出来走出一段距离。回头发现溜车。
驾驶员是个一米八多的小伙子。他发现溜车后,急忙跑到右侧车门,从副驾驶那个位置探身进去,想拉起手刹。
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溜车,那个小伙子就这样被自己车门和旁边的车体,挤死了。
这些案例说起来,实在让人痛心。所以,我无论在实操课还是网课中,都要反复强调手刹的重要性。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,就会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。
再说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,学员自己的例子。
有个女学员,她自家买的是新车,也不太了解性能,就高高兴兴直接上车体验了。
学员她老公也是个新手。有一天往小区地下开,不知怎么和保安聊上了。由于车有自动熄火功能,他以为车停稳了,下车和保安说话。
结果还没说两句,保安就喊,你车跑了!
他一扭头,就看到惊悚的场面,新车晃晃悠悠跟无人机似的往下滑行。学员她老公急忙去追,结果眼睁睁看着新车撞上柱子才停下来。就这样,他还很庆幸,旁边就是一台豪车。这要是撞上,得有钱赔了。
看了上述几个案例,您还认为手刹无关轻重吗?
我在课堂上,第一部分就是要学员学会起车前的顺序。包括何时放手刹,何时拉手刹。
下面,大家看到的图,就是史教练讲堂,驾驶视频教程中,启车和收车的动作顺序。
启车前,是从左到右的顺序,先看左后视镜,打转向灯,踩刹车,挂D挡,最后放手刹车,这个是最安全的。
那么什么时候拉手刹呢?它和放手刹是正好是相反的顺序。
上课的时候,我给学员一个简单的手势,起车是从左到右的手势,停车是从右到左的手势,当你要决定停车的时候,第一件事情,就是先拉起手刹车。
当你把手刹车拉起以后,再接着做余下的动作,摘p挡,然后再抬起脚,最后收转向灯。
原理就是,先把车固定住,因为手刹是固定车最重要的一个砝码,把车固定住以后,再摘到p挡上,这时车没有前进或后退的动力了,然后再抬脚,这才是最安全的。
我在带学员的过程中,曾经发现过这样的情况,生活中也常出现。
比如说,有的时候正开着车突然来电话了。这个时候是不允许接听电话的。
有人想靠边儿停一下,着急接电话。就直接踩着刹车,然后就低头看手机。
这个是比较危险的动作。
因为什么呢?你的脚可能是因为打电话,就情不自禁松开了。松开后,这车就不知不觉地往前溜甚至往前跑。驾驶员这时候注意力比较分散,很容易酿成事故。
所以我告诫学员,一定要接电话的话,先把手刹车拉起,然后你把档位挂到P档。再抬脚,这时候你再去接电话就比较安全了。
以上这些,都是新手上路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。啰啰嗦嗦讲了这些,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惨痛的案例,让大家警醒起来,正确认识驾驶技能的重要性,绝不是你随便上道跑两圈,就自认为没有问题,那是害人害己。
从初始阶段,就要把驾驶动作规范化,这样才能保证驾车的安全。用【史教练讲堂】经营宗旨来讲,就是十年无事故,安全驾驶人。
以上文章由史教练讲堂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